小米汽车SU7曝光:单双电机版本续航及配置详情解析
imtoken官方网站 2025年2月17日 15:15:33 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 5
雷军公开表示小米进入汽车领域已超过一年。近期,关于小米汽车的资讯在网络上大量涌现。各式车辆外观和内饰的图片、未剪辑的车辆行驶视频接连曝光,工信部公布的备案信息也一同对外公布。此刻,我们一起来探讨小米汽车在核心技术的创新亮点。
总体信息概览
小米推出的首款车型是SU7,分为单电机和双电机两个版本,分别对应pro和max两个系列。单电机车型使用磷酸铁锂电池,电机功率最高可达220kW;双电机车型则采用三元锂电池,功率分别为220kW和275kW。这样的配置差异,既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,也丰富了他们的选择。
电驱技术亮点
小米的“摩德纳”平台配备了小米超级电机Xiaomi HyperEngine。目前,该电机有三种版本,V6和V6S已投入生产并装车使用。V6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20kW,换算成马力约为299匹,工作电压为400V;V6S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75kW,相当于374马力,工作电压则是800V。两者的最高转速均为21000rpm。这些高性能电机将为小米汽车提供充沛的动力。
电池技术革新
小米选择了800V碳化硅高压技术,旨在增强电池功能,其工作电压可达871V。此外,小米创新研发了CTB电池技术,实现了电池与地板的紧密连接,电池厚度减少到120mm,体积效率高达77.8%,同时拥有150度电的存储能力。借助卓越的三热源热管理技术,小米汽车在寒冷气候下,续航能力、空调加热和充电速度均超越了同类产品。
制造工艺升级
小米开发的9100t超级压铸技术相当先进。它拥有9100T的最大锁模力,并采用了小米独立研发的大规模压铸设备群。在生产过程中,这项技术将汽车后地板的72个部件合而为一,焊点减少了840个,整体重量减轻了17%,生产时间缩短了45%。这些优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,同时减少了成本。
智能驾驶提升
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,包括自适应变焦的BEV技术、道路大模型和超分辨率占用网络等。这些技术能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感知算法。在障碍物检测上,小米采用了超分辨率矢量算法,识别精度达到0.1米,远超行业标准两倍。依靠自研的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,小米实现了全场景辅助驾驶,使驾驶变得更加智能和可靠。
智能座舱体验
小米的智能驾驶舱依托于澎湃OS系统,与手机实现无障碍连接。因此,手机的技术优势和小米的生态体系得以延伸至汽车领域,构建了车家一体的生态圈。在车内,乘客可轻松操控智能设备,实现便捷的切换,从而享受流畅的出行体验。
你认为小米的这几项技术是否足以帮助它在汽车行业独树一帜?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。同时,别忘了点赞和转发支持一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