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手机行业市场趋势预测:危机感与焦虑成关键词
imtoken官方网站 2025年1月20日 15:59:27 imtoken钱包下载 8
国内手机市场持续受到广泛关注。然而,曾经热门的首次购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。同时,新技术的推出并未能有效推动换机热潮。2018年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,这种状况确实让人感到忧虑。
市场格局基本稳定
2017年,我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态势已基本定型。头部企业基本掌握了市场的大多数份额,呈现出一种垄断态势。这些头部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资源,无论是市场推广还是技术研发,都远超中小企业的能力。在这种格局中,众多中小企业难以突破,只能在一些细分领域寻求机会。以魅族为例,它不断在组织架构上寻求变革。
在这种局面中,市场显得缺乏竞争的生机。新加入的竞争者难以获得一席之地,厂商间的竞争主要在已有的市场份额中进行。拥有独特技术或渠道优势的企业尚能维持,而那些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小企业,生存之路愈发坎坷。
全面屏发展有限
2017年,iPhone X让全面屏成为了2018年手机行业的一大趋势。然而,众多厂商推出的同质化全面屏并未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。尽管厂商们试图在全面屏上寻求差异化,异形屏被视为突破口之一。比如,苹果推出了异形全面屏。但在全面屏的解锁方式和交互体验上,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这导致全面屏的推广和发展遭遇了阻碍,消费者并不会因为全面屏的外观相似性而轻易更换手机。
今年众多厂商依旧聚焦于全面屏技术,但进展并不迅速。有些厂商所谓的创新,不过是屏幕边缘的细微改动,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。市场上缺少那种令人眼前一亮、真正推动全面屏技术革新的方案。
人工智能面临挑战
在人工智能领域,手机制造商尚未找到合适的路径。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应用场景,且无法有效解决用户需求。以语音助手为例,多数处于初级阶段。用户主动使用人工智能功能的情况相对较少。现阶段,许多手机搭载的人工智能功能更多是作为宣传手段。
在使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,它并未完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比如,在预测用户行为并作出精确推荐,或是实现办公效率提升等方面,还面临不少挑战。因此,消费者并不会仅仅因为手机搭载了人工智能功能就选择更换手机。
华为与OPPO的国际化
华为与OPPO自一月份起便着手开拓海外市场。选择国际化战略,源于对iPhone市场之外广阔空间的看好。它们的产品定价低于iPhone一至两个级别。在国内,它们已展示出相较于中兴等品牌的更强竞争力。在国外,它们不受春节等传统节日的限制。
它们需要在发达国家与苹果正面交锋。比如在欧洲,华为手机的销量正逐渐增加。OPPO则在国际市场上,尤其是在东南亚等地,通过融入当地文化的营销手段,已取得不俗的成绩。
渠道选择不同
在华为、OPPO、vivo和苹果四强争霸的当下,众多企业纷纷寻求海外市场,同时也在努力实现产品差异化,布局AI和5G技术。然而,各家的渠道策略不尽相同。OPPO和vivo各自拥有约20万家的销售网点,面对2018年的存量市场,他们需要精简网点。比如,在O2O模式中,部分销售点投入与产出并不匹配。
华为位于OV与小米之间。小米面临线下渠道的不足,需加强此方面建设,而华为则无需过度扩张线下业务。同时,与OV相比,华为无需大幅精简业务。华为以保持稳定为核心,只要维护好现有渠道布局,便能较好地应对市场波动。
魅族的调整代表趋势
魅族去年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的调整,增设了配件、海外业务以及电商部门。这一举措暗示了公司2018年的战略布局。配件部门或许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。海外业务部门有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。电商部门则致力于完善线上销售渠道。
这体现了国内手机行业的发展动向。厂商们正努力深挖盈利空间,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并对销售途径进行改进。众多国产手机品牌正思考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配件选项,同时也在积极探索非洲等新兴国际市场的大门。